如何識破做假帳~~ 本文節錄自:《找到雪球股 讓你一萬變千萬》第二版 第一章 溫國信著
~~如果您覺得本文還不錯,請按個讚哦!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在一個談論股市的場合,一位資深股民猛搖頭說:「股票市場是一個吃人的市場」!
問他原因,他重重的重複一句:「吃人的市場」!
他這樣憤慨,大概是痛徹心扉,一言難盡吧!
股市最大的亂源之一,就在智慧的詐欺,最常見的手法就是利用「假股利」坑殺散戶。
要利用「假股利」來騙人,它成功的前提投資人深信「本益比」、 「ROE」等(和盈餘等有關)的概念,而這些概念早已深植於每個投資人 腦海之中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(註)溫老師~價值投資法理財講座資訊~~~5/14在台南 樹德科大及5/27在台中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部教室~~~http://www.pcstore.com.tw/arsin168/HM/search.htm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例如投資人會被教育說:
● 「本益比」20 倍以下是合理的,12 倍以下是便宜的;
● 高科技股因為成長性高,享有比較高的「本益比」也是合理的;
● ROE( 股東權益報酬率 )15% 以上的是好公司。
用「本益比」的倍數衡量股價的高低,本來是對的,用 ROE( 股東權 益報酬率 ) 衡量公司的獲利動能,也是正確的,但是,例外的情形太多,老師們不能忽略「例外的情形」,投資人更不能只學半套,否則的話,怎麼賠錢都不知道!
首先我們看本益比:
本益比公式 = 股價 ÷ 每股盈餘
假設「本益比20倍」為合理,則「股價=每股盈餘 ×20倍」為合理, 也就是說,當「每股盈餘」由1 元變成2 元的時候,股價也會由20 元變成40 元。以此類推,當「每股盈餘」由1 元變成5 元的時候,股價 也會由 20 元變成 100 元。
既然「股價」是「每股盈餘」的20倍,那麼,只要創造出「每股盈餘」,就等於創造「股價」了!
如何創造「每股盈餘」?正常來說,公司必須經過客戶訂貨、製造、出貨、收款等冗長程序,很努力的才能創造出「每股盈餘」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但是,利用假交易也能辦到創造「每股盈餘」!只要有開發票的對象,就可以列為「營業收入」,公司盈餘就會漂亮,另外一邊則列為「應收帳款」,這個「應收帳款」越來越多,實際上不會有現金流入。
沒有現金流入的假交易,不可能有現金股利可以分配?但可以發很多的股票股利!要發 4 元嗎?沒有問題! 所以,多年一直發放高額的「股票股利」,而沒有「現金股利」的公司,就必須特別小心了!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【案例】博達科技 (2398) 炒股情形
博達科技做假帳把股票炒到 368 元,有四個重點,說明如下:
第一、營業收入從民國 83 年的 2.16 億元,到民國 90 年的 81.6 億元, 7 年成長 38 倍!什麼生意這麼好賺? 7 年成長 38 倍!
第二、股利相當好,尤其是民國89年發4元,把股價推升到368元, 可是,這些都是「股票股利」,不是「現金股利」。「現金股利」從來都是 0 !
第三、「應收帳款」佔營業收入的比重越來越高,最後高到88% 這樣不合理的程度。
第四、媒體推波助瀾,害不知情的散戶落入陷阱,例如就在它快出事的時候,還這樣誇讚它:「擁有很強的研發能力⋯⋯90年景氣不佳,每股仍有接近 4 元的好成績⋯⋯本益比有機會上調至 25 倍」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
(註)溫老師~價值投資法理財講座資訊~~~5/14在台南樹德科大及5/27台中中國文化大學推廣部教室~~~http://www.pcstore.com.tw/arsin168/HM/search.htm
***********************
誰是假交易的銷貨對象?
交易總要有銷貨對象,那麼,誰願意配合呢?最著名的博達公司,它想出的方法就是在香港設立5 個子公司,貨物出口給 5 個子公司,收入就有了。
未完,其餘內容參見原書《第一章 Smart 理財,財源滾滾來—「現金股利」指引投資的方向》